雙重否定英語 confuses us

半部論語治天下, 當今連美國人也想要引進孔夫子的哲理, 讓基礎人倫教育向下紮根.   然而, 許多美國人一談到孔夫子奧妙的哲理, 卻愛開玩笑說 Confucius confuses us.    這句英文意思是 "孔夫子讓我們霧煞煞" , 而唸起來也頗有逗趣的諧音, 令人莞爾.

美國人在這東西方人彼此 "confuse us" (讓我們霧煞煞, 迷惑) 的戰爭中, 憑什麼扳回一城? "雙重否定口語英文" , 正是答案. 

於二十多年前, 到美國念書時, 有美國同學面對初來乍到的我, 用雙重否定表達否定意思, 我於是用台語回他說 "你在說什麼?"     當語言的傳遞, 失去了溝通的價值, 或者造成誤解, 那還不如 "shut up" 來得恰當安全.  

雙重否定的英語用法, 於西元1700年前, 並非是完全錯誤的英語表達.   被後世尊稱為 "英語文學之父" 的喬叟 (Chaucer), 與文學家莎士比亞 (Shakespeare) , 都在他們的作品中, 使用代表著強調的 double negatives 雙重否定的英文用法.     直到十八世紀時, 因某些學派的大師們, 教導學生捨棄雙重否定的用法, 這種 "對的堅持" , 於是沿用至今.  

寫作的英文文法, 都延用正確的文法, 但是口語英文, 卻多來自日常生活的慣用, 不見得合乎文法的正當性. 

傳統(寫作)的英文文法, 負負得正, 與數學原理相同, 如例句:

Don't go out without an umbrella.  (不要沒帶傘就出門 = 要帶傘出門)

I don't dislike the food you cooked for me.  (我不是不喜歡您為我煮的菜 = 我 [某些程度] 喜歡您為我煮的菜)

然而, 訛用的雙重否定口語英文, 違反了負負得正的原理, 一點都不合乎邏輯, 且被學習傳統英文的人視為錯誤文法, 例句如:

I don't have none.

雖然於美國住久的人, 都知道這是 "我什麼都沒有"的意思, 但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I don't have any."  或者 "I have none."

又如:

He didn't say nothing.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He didn't say anything."  表示 "他什麼都沒說."

代表單一否定情況的訛用雙重否定, 雖然是不正確我也不鼓勵學生使用, 但在美國的日常口語或者暢銷歌曲中, 都有用過的 "You ain't seen nothing yet."  這句話是可以被大部分的美國人接受的.  (但正確用法應當為 "You haven't seen anything yet.")

於美國畢業後, 若想在美國應徵工作者, 切記不要於面談時使用雙重否定的文法, 以免失去了被錄取的機會.

(Tanya Gray寫於美國)

沒有留言: